首页 > Python资料 博客日记

UDP和TCP协议段格式分析

2024-08-19 01:00:12Python资料围观132

本篇文章分享UDP和TCP协议段格式分析,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收藏一下,看Python资料网收获更多编程知识

TCP/IP四层模型:

UDP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是传输层协议。

特点

1.无连接:知道对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就可直接传输数据。

2.不可靠:没有确认机制、重传机制,当因为网络故障导致报文数据无法发送给对端,UDP协议也不会给应用层发送任何错误信息。

3.面向数报:不能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内容。

如果发送端调用一次 sendto, 发送 100 个字节 , 那么接收端也必须调用对应的一次 recvfrom, 接收 100 个字节 ; 而不能循环调用 10 recvfrom, 每次接收 10 个字节。

 

UDP协议的缓冲区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调用sendto函数会把数据直接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递给网络层,再有网络层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UDP有自己的接收缓冲区,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保证不了接收UDP数据报顺序与对端发送UDP数据报的顺序的一致。如果接收缓冲区满了再发来的数据就会被丢弃。

UDP socket 既能读 也能写,是全双工的。

UDP协议段格式

UDP如何分离报头和有效载荷?报头数据中的16位UDP长度=报头(8byte)+有效载荷,OS内核依据这个定长计算分离报头和有效载荷。

 

TCP协议

TCP是传输层协议(Transform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特点

1.有连接 2.可靠传输  3.面向字节流

如何理解TCP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协议段格式

 

四位首部长度

报头和有效载荷如何分离,如何交付给应用层?

根据 固定长度(标准报头)+子描述字段(报文里的报头中四位首部长度) 的方式分离出报头,然后报文里剩下的数据就是有效载荷了。

报头中的四位(4个比特位)首部长度,范围是二进制:[0000,1111];十进制:[0,15],经过转换就可以得到报头的总大小,报文首部大小=标准报头大小(20byte) + 选项大小。

四位首部长度计算的时候的基本单位是4byte,如:2进制数1001的10进制是9,可以得到报头总长度是4*9=36,因此选项的大小是:36-20=16

根据报文数据中的报头中的16位目的端口号确认交付给应用层的那个进程。

16位窗口大小
接收端处理数据的速度是有限的 . 如果发送端发的太快 , 导致接收端的缓冲区被打满 , 这个时候如果发送端继续发送 ,就会造成丢包继而引起丢包重传
因此 TCP 支持根据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决定发送端的发送速度这个机制就叫做 流量控制 (Flow Control) ;
接收端将剩余的接收缓冲区大小放入 TCP 首部中的 " 窗口大小 " 字段 , 通过 ACK 端通知发送端 ;
窗口大小字段越大 , 说明网络的吞吐量越高 ;
接收端一旦发现自己的缓冲区快满了 , 就会将窗口大小设置成一个更小的值通知给发送端 ;
发送端接受到这个窗口之后 , 就会减慢自己的发送速度 ;
如果接收端缓冲区满了 , 就会将窗口置为 0; 这时发送方不再发送数据 , 但是需要定期发送一个窗口探测数 据段 , 使接收端把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
32位序号

作用:保证报文数据按顺序到达接收方。

当发送端一次性向接收端发送多个报文数据时(确认应答方式不是发一个报文必须得让对方确认应答),先被从用户级缓冲区拷贝到发送缓冲区里的数据,可能经过后网络网络层(由于网络宽带影响)不是第一个到达接收端接收缓冲区,这样就导致了接收方接收的数据乱序了!怎么保证这些报文被接收端接收的顺序和发送端发送时的顺序一致?

利用32位序号保证,可以把缓冲看作一个字符串,32位序号就是报文数据块最后一个字符的下标。

32位确认序号

确认序号=序号+1,当接收端确认应答时报头中的32位确认序号表示确认序号之前的数据接收端已经全部收到,期望发送端下一次发送数据从确认序号指定的数字发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邮箱:jacktools123@163.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本站推荐